乙肝病毒(HBV)标准品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感染者样本
慢性肝炎患者血清
来源: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(HBsAg)及e抗原(HBeAg)阳性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分离HBV毒粒。
处理方式:
直接离心:血清经3000r/min离心15分钟后取上清备用。
免疫沉淀法:将患者血清与抗-HBs血清混合,通过缓冲液反应和离心获得HBV毒粒沉淀。
超离心法:直接分离血清中的HBV毒粒,沉淀经磷酸缓冲盐水(PBS)洗涤后重悬保存。
用途:用于HBV-DNA聚合酶活性测定、病毒复制研究及诊断试剂开发。
隐性感染者与带病毒者样本
特点:部分HBV携带者表面抗原阴性,但血液中仍存在HBV-DNA,需通过高灵敏度检测筛选。
应用:用于研究HBV隐性感染机制及诊断试剂的灵敏度验证。
二、基因工程与重组技术
重组HBV假病毒
制备: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HBV基因的假病毒颗粒,模拟真实病毒结构和功能。
优势:无传染性,适用于药物筛选、感染机制研究及诊断试剂评价。
HBV核酸标准品
来源:通过化学合成或PCR扩增获得HBV-DNA片段,经定量后用于方法学验证。
定值技术:采用数字PCR或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精确量值赋值。
用途:校准HBV-DNA检测试剂,确保结果准确性。
三、国际标准品与协作研究
WHO HBV DNA国际标准
来源:由世界卫生组织(WHO)组织全球实验室合作研究制备,如第五代HBV DNA国际标准(NIBSC代码22/120)。
原料:来源于单个供体的A2型HBsAg亚型adw2病毒,经冻干处理后分装。
校准:通过国际单位(IU)进行量值溯源,确保全球检测结果可比性。
用途:用于HBV核酸扩增技术(NAT)中二次参考试剂的校准。
区域性协作研究
中国国家定量标准品: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全国10个省市收集样本,筛选HBV DNA阳性血清,经Roche定量PCR试剂确证后制备。
欧洲Eurohep参考:提供HBV基因分型标准品(如B型、C型),用于诊断试剂的分型准确性评价。
四、商业化标准品
企业研发产品
代表:如BNCC提供的HBV DNA标准品(编号BNCC381942),通过数字PCR定值,浓度为(7.0±1.4)×10⁴ copies/mL。
用途:用于方法建立、工作标准赋值、方法确认与评价及产品质量控制。
诊断试剂配套标准品
来源:由诊断试剂生产商提供,与试剂盒配套使用,确保检测系统性能。
特点:经严格质控,符合国际或国家标准要求。